软件工程系成立于2011年,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2013年入选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前有1个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每年招收“卓越工程师”班、“软件开发技术”方向及“软件服务与安全”方向的本科生200人;研究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从2000年开始招生,工程硕士领域“软件工程”从2002年开始招生。
软件工程系坚持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中心,以“3+1”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凌捷,教授,博士,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视频处理、涉密信息系统与应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多项,申请取得发明专利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奖励。
张立臣,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并行处理、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实时系统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李代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曾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
课程“数据库系统”,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凌捷、何晓桃
1. 移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面向方面建模方法,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立臣,79万
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质量保障服务平台,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凌捷,260万元
3. 基于云平台的超大规模生物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凌捷,80万元
4. 物联网感知层和传输层安全机制研究,201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凌捷,30万元
5. 基于智能视频分析的公共安全监控预警系统,2012年,省部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凌捷,100万元
6.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维分析与设计方法,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立臣,58万
7. 支持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存储技术及应用,2011年,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项目,凌捷,105万元
8. 可信分布式实时软件的非功能特性的连贯性分析、设计与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2009年,张立臣,50万元
1. 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租赁服务平台,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凌捷,2012
2. 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凌捷,2009
3. 网络并行计算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李代平,2001
1. 2013年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成都赛区银奖,陈敏(11级)、秦航(11级)、梁福军(11级),指导教师:孙宣东
2. 2013年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赛区银奖,梁福军(11级)、周榕彬(11级)、罗凯嘉(自动化12级),指导教师:孙宣东
3. 2013年广东省计算机专业本科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赛暨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二等奖,梁志雄,指导教师:孙宣东
4. 2013年第11届广东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GDCPC)银奖,苏志平(10级)、许伟龙(10级)、王优民(10级),指导教师:孙宣东
5. 2013年第11届广东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GDCPC)银奖,陈敏(11级)、冯里千(11级)、秦航(11级),指导教师:孙宣东
6. 2013年第11届广东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GDCPC)银奖,梁福军(11级)、莫冠东(11级)、周榕彬(11级),指导教师:孙宣东
